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

《党建》杂志社 主办

党建网 > 专题库 > 爱我国防 >
党建网 > 专题库 > 爱我国防 >

江西崇仁县军地携手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——“红色+”打造老区发展新样本

发表时间:2025-08-26 来源:中国国防报

邱欣江 本报记 者郭冬明

“大家看这墙上的弹痕,是1933年东山保卫战时,红军战士阻击敌人留下的。”初秋时节,江西省崇仁县东山村红军哨口遗址前,民兵讲解员谢小芳声情并茂地讲述红色故事。这是该村今年暑假接待的第9批红色研学团队。

2022年以来,该县军地着眼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胜势,积极推进“红色+”融合发展工程。目前,东山村已初步形成集爱国主义教育、生态旅游、特色农业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新范式,为新时代革命老区发展提供鲜活样本。

“东山红色展馆是我们村打造红色旅游的‘拳头产品’,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和学生前来参观研学。”东山村村党支部书记谢旭东介绍,1933年,中央红军一、三、五军团曾在东山村打响著名的登仙桥战役,留下东山保卫战战斗遗迹、红军医院旧址、崇仁县苏维埃政府遗址(东山学校)等丰富红色资源。

这些跨越时空的红色印记,既是革命精神的载体,更是赓续红色血脉的生动教材。东山红色展馆讲解员袁嫒介绍,2022年初,崇仁县人武部协调县退役军人事务局、文化和旅游局,整合升级东山村红色资源,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,对旧址遗迹进行保护性修缮,并引入声光电技术精心复原战斗场景,打造沉浸式教育课堂。同步建设的“红色研学环线”,串联起各遗址遗迹,形成“现场教学+情景体验+理论研讨”的教育回路。

沿着场馆内径直走去,记者在王稼祥旧居遇见从赣州来的刘女士。“我是在微信朋友圈刷到这个地方的,觉得离家不远,还可以带孩子了解红色历史,于是趁暑假自驾过来。”刘女士告诉记者。

“红色资源既是精神富矿,更是发展引擎。”东山村民兵连连长徐敏说,军地联合打造的红色文旅产业带动村集体年收入连年增长。他们通过发展“庭院经济”,将闲置民房改造为研学接待基地,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;特色农业板块实现林业用地转型,竹笋、石斛、黄精等产业年产值达数百万元;“绿色能源+”项目通过水库资源入股水电站,年年分红,惠及全体村民。

“以前卖菜论斤称,现在营销的是‘故事’和‘品牌’,不仅价格上去了,销路也更广了。”退役军人老李笑着说。曾经的贫困户谢后怀,通过经营民宿和农家乐,年收入翻了数倍。他逢人便说:“感谢党和政府,让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,过上了好日子。”

夕阳的余晖洒在东山保卫战战斗遗迹上,映照着不远处红色展馆的轮廓,也照亮了村民们充满希望的笑脸。

网站编辑:张璋
党建网出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