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活红色资源打造现地课堂
仲夏时节,在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镇的“八子参军”雕塑前,来自赣县区人武部的200余名基干民兵,聆听讲解员讲述农民杨荣显一家八兄弟争当红军、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的故事。
赣南是一片红色沃土,今年以来,该军分区立足当地红色资源优势,将辖区内1000余处革命遗址、124个市级以上红色教育基地纳入教育资源库,运用“实地见学+教育微课”形式,有效提升民兵思想政治教育质效。
去年底,赣州军分区调研发现,基层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内容吸引力不强、民兵参与积极性低、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等问题。“赣南红土地孕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、长征精神,何愁没有好教材?”该军分区党委一班人经研究后决定,以瑞金中央苏区旧址为核心,串联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、兴国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、信丰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等红色地标,构建“一核多点”教育矩阵。
在于都长征大剧院,于都县人武部组织民兵观看红色文旅史诗舞台剧《长征第一渡》,重温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;赣县区人武部将新入队民兵集训与红色研学结合,组织参观红军标语墙、大埠起义纪念馆,开展“封锁线上的交易”体验活动,让民兵沉浸式领悟革命精神。
针对民兵训练间隙短、人员难集中的特点,该军分区探索建立“15分钟微课”教育机制。石城县、寻乌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徒步野营拉练,利用休息间隙开展战斗精神和职能使命教育,有效激发了民兵训练热情;信丰县军地成立民兵思政课研讨小组,线上线下同步开展“精品微课”评选活动,将精品课堂录成视频,供缺席人员随时补学。
“民兵思想政治教育不是‘独角戏’,而是军地协同的‘大合唱’。”赣州军分区领导表示,下一步他们将持续开展“民兵微课堂”“战地党课”等特色教育,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深度融合。(蒋亚平 曾 波)